我国城市地陷频发:地下空间开发和管护失序

2013年08月09日14:54  新华网

  新华网南宁8月9日电(记者向志强)8月以来,广西南宁市区接连发生3起路面塌陷事件,而在另一城市深圳,一家便利店门口地面地陷,4人掉入大坑。近年来,中国城市地陷频发,一些专家认为,这暴露出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形势下,地下空间开发与管护方面的失序问题。

  回顾近几年中国城市地陷可以发现,无论从涉及城市的范围、还是发生的频率,地陷已成为一种常发事故。

  近日举行的全国道路塌陷灾害普查探测研讨会透露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哈尔滨、南京、西安、青岛、昆明、成都、太原等城市近年来都发生过路面塌陷。国土资源部、水利部会同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等十部委联合编制的《2011年—2020年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》指出,目前全国遭受地陷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,分布在全国20个省区市。

  广州市从2008年以来已发生过5次道路塌陷事故,哈尔滨曾在8天内出现7次塌陷,造成2人死亡2人受伤。根据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系统记录统计,从今年5月1日至7月31日,南宁市区共发生25起路面塌陷事件,平均每月超过7起。

  由于大多数塌陷均发生在城市道路主干道、交叉路口、地铁车站和基建施工处附近,又缺乏明显预兆,频发的地陷事故造成人员伤亡、财产损失,不仅影响城市交通秩序,更引发民众担忧情绪。

  对于地陷频发的原因,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强调天气异常、地质结构变动等“天灾”因素,但更多的调查表明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管护的失序才是主要原因。

  由于维护不到位,地下管道破碎漏水成为主要诱因。深圳8月4日的地陷,据初步分析是地下水管网破损引发渗水、加之近期暴雨较大引起土质疏松。8月3日发生在南宁市云景景秀路口的塌陷,原因之一也是地下污水管存在漏水现象。

  施工不规范也是重要原因之一。4月6日,南宁市五一东路机动车道出现一深约2米坑洞,后经调查,系地下污水管顶管施工引发。施工过程中,上方疏松的泥土可能会掉落,如果施工时不采取回填、注浆等措施,就会留下隐患。

 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如何做到地下空间有序开发、利用、管护,是各地亟需破解的一个难题。

 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,应加大日常探查维护力度、提升预警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。道路定期维护保养时应将地下空洞普查纳入其中,以便及时发现问题。

  胡纯龙表示,地面塌陷发生前,地面可能会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,局部产生空鼓或下沉,如果能够提前发现并采取专业化填埋等措施,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。

  更多的人建议,在强化上述措施的同时,从根本上还是应该尽快完善目前的地下空间管理体制。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局长杨玉山等业内人士认为,应逐步理顺目前地下空间等城市管理的多头管理体制,如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职责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等,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行统筹管理,以保障地下空间的有序、安全开发。

看新浪新闻赢iPad mini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朱镕基新书将出版 大部分内容首次公开
  • 体育律师举报卡马乔及团队偷漏税 求严惩足协
  • 娱乐梦鸽控告信全文 称杨女主动挑逗儿子下体
  • 财经中央级党报驳斥“全民均分国资”言论
  • 科技组图:盘点20大被时代抛弃的手机品牌
  • 博客兰和律师:李天一案介绍卖淫线索扎实
  • 读书宫外寻欢:古代有哪些皇帝沉湎于青楼
  • 教育天雷滚滚奇葩招聘:落葬师要英语四级